2019年6月14日 星期五

錢進世界-紐西蘭的銀蕨葉

紐西蘭於2015年舉辦國旗公投。國旗上的銀蕨圖案,意外引發我對紐西蘭國徽的探索與興趣。

你對紐西蘭的國旗有印象嗎?上Google搜尋一下,你會發現她和鄰國-澳洲國旗的圖案,相似度竟然高達95%以上。不但地理環境接近,連國旗都幾乎相同。為了擺脫殖民時代的痕跡,當地政府發起公投活動,讓全民參與新國旗的制定與表決。

公投活動分成兩個階段,第一先決定國旗圖案的方案,第二階段再進入決定是否更換國旗。

有點奇怪的邏輯是不? 先決定要改甚麼,再決定要不要改?? 姑且不去探究背後政治人物的立場,算計與中間的過程,吸引收藏家眼球的是新國旗上的銀蕨。為何是銀蕨?銀蕨在紐西蘭的歷史洪流中扮演哪一種角色,讓她能夠在這一次國旗公投中,躍上檯面,成為政治角力下的另外一個亮點?
被毛利人視為"聖物"的銀蕨,在當地的地位可見一班。早期每當毛利人趁著夜晚外出打獵時,都會將銀蕨葉反折,作為回家的指路記號。銀蕨葉的背面不是綠色,而是充滿夢幻的銀白色,也是她迷人&神秘之處。

如果說櫻花是大和民族的代表,楓葉是加拿大的印記,那銀蕨葉絕對是紐西蘭人的象徵。見證恐龍的興起,熬過大滅絕時代的慘烈,在紐西蘭人的近代歷史中,雖無緣再上一層樓,回首望去,山林鬱鬱蒼蒼,安靜的伸展她的枝葉,繼續享受幽靜,笑看紅塵。



2018年1月7日 星期日

錢進世界--土耳其的安哥拉羊

冷天在家做啥好呢?來鍋熱呼呼的羊肉爐?還是裹上羊毛製的背心毛衣呢?

收藏冊裏頭有一枚土耳其鎳幣,面額75萬(750000)里拉。擁有將近七千萬人口的土耳其,自古就是歐亞的交通樞紐,也是古代戰事衝突必爭之地。在2001年時,因為經常性的經濟赤字與銀行壞帳,導致金融危機,貨幣狂貶,從2001~2003之間,物價高漲數倍。所幸當時的新政府與IMF相互合作,採取穩健的金融措施,讓之後的經濟情勢得以控制。這一枚面額75萬Lira的高面額硬幣,就是當時的產物。

好奇這枚硬幣可以買到多少物品嗎?說出來可能會讓您跌破眼鏡。據資料顯示,當時土耳其130萬的舊里拉得以兌換一美元。也就是這一枚75萬的高面額硬幣,實際購買力大約只有0.6美元。而當局隨即在2005年時,宣布砍掉舊里拉,大刀一揮,砍去後面六個零,等於一比一百萬的兌換比率,全面換新里拉,揮別人人都是"百萬富翁"的年代。

幣面的另一頭,是土耳其特產-安哥拉羊。以毛長,光亮,彈性佳,是羊毛種類中最貴的品種之。因為質優,因此大量輸出,現在已在美,中等世界各地遍地開花,育種繁殖。

2017年7月16日 星期日

W廠記的簡介

PDSW? 收藏美國錢幣的愛好者應該都不陌生這一個英文字。

喔! 不,正確地說是四個英文字才是。

在美國錢幣收藏中,P代表是賓州,D是丹佛,S是舊金山,W則是西點,

各自代表美國現行流通與紀念幣的鑄造地。

其中,又以西點鑄幣廠最為特別。

該址於1937年建立,早期用來存放銀貨,黃金與貴金屬,簡單的說就是一座大型倉庫,

同時紓緩一些其他鑄幣廠的生產所需,進行少批量的支援。

但當時並沒能加鑄廠記,均以未註記的方式存世。

直到1984年,在當時的奧運盛事-洛杉磯奧運會,提供10美金金幣的鑄造,並正式出現W的字樣後,開啟西點鑄幣廠的新頁。

迄今,西點鑄幣廠依舊維持生產精鑄金幣與少量紀念銀幣生產。

但因為存放大量的貴重金屬,因此也未提供公開參觀的服務,在許多收藏迷中蒙上神祕的面紗。


圖片引用: 網路

2016年12月30日 星期五

2014新版歐元紀念幣-續3

2014年聖馬力諾發行義大利作曲家Giacomo Puccini逝世九十周年紀念。著名的歌劇,如<波希米亞人>,<蝴蝶夫人>,<杜蘭朵公主>等等膾炙人口的作品都是出自他的手。

發行量: BU 100K枚。






2014年斯洛伐尼亞推出芭芭拉加冕600周年紀念。獨特的線條紋路,搭配六角星型的圖案設計,勾勒出芭芭拉女皇的肖像。頗具現代感。

發行量: BU 1M枚,Proof 6.5K枚。







2014年盧森堡發行Jean公爵登基50周年紀念。於1964年宣布登基,到2000年讓位給兒子亨利親王。

發行量: 500K枚,BU 10K枚。






2014年葡萄牙發行國際家庭農業節紀念幣。藉此肯定小農的貢獻,理解小農所面對的挑戰與經營上的困難,提供有效的方式解決小農所面對的問題。相當有趣的主題,不妨找一找,可以發現那些農耕器具與農產呢? :)

發行量: 500K枚,BU 10K枚,Proof 10K枚。





2014年芬蘭推出Ilmari Tapiovaara(1914-1999)大師室內設計紀念幣。作品特色大量使用木材材質,並搭配線條設計,作為室內家具的設計元素。有沒有注意看到,幣面的右下方出現的FI與獅像圖案? 沒錯,那就是芬蘭幣的代表
https://www.finnishdesignshop.com/Ilmari_Tapiovaara-d-85.html

發行量: 約1M枚。






2014年法國發行世界愛滋病日紀念幣。1981年發現第一例愛滋病後,自此超過兩千五百萬人死亡。各國醫療團隊無不投入心力,在治療與防治上,齊心合作。愛滋病防治的標誌是一條紅色綢帶,像是一個書寫體的英文L。代表對於感染者與其家人的關懷與接納,並齊心一致對抗愛滋。https://www.worldaidsday.org/

發行量: 3M枚。





2014年西班牙發行國王菲利浦六世繼位紀念幣。於同年接下父親卡洛斯一世的王位,以46歲的年輕之姿,開啟西班牙的新世代。肖像以父子前後,代表新舊世代的交替。

發行量: 合計約12M枚。




以上圖片來源: http://www.coin-database.com/series/eurozone-commemorative-2-euro-coins-2-euro.html

2016年11月25日 星期五

關於錢幣的軼聞趣事--貝的後裔

人類自從有文明開始,就有了交易。

以物易物,以貝殼為交易的工具,錢的形式經過歷史的演進有了不同的樣式。

有文學家曾經這樣的形容錢幣: "銀白色是浪花的閃爍,金黃色是陽光的痕跡。"

稱錢為貝殼的後裔,一點也不為過。



書房裡,沉甸甸,一堆零錢存滿小豬撲滿的回憶;

遊樂場的投幣搖搖馬,你是否還記得呢?

八十當五角抽的遊戲,在柑仔店,手裡搓揉著,瞇著眼,等待謎底揭曉的那一剎挪;

放學了,拿著人頭大的五塊錢到校門口旁,賣塊剛出爐山東大餅,邊走邊吃的景象;

換一疊零錢,坐在大型遊樂機台前,幻想自己的昇龍拳絕招,可以擊敗快打旋風裡面的大魔王~

上公車,準備投幣時,這才發現口袋裏頭少了一塊錢?

在新訓中心裡,為數不多的電話機前大排長龍,總認為別人老是長舌;輪到自己時,卻是時間不夠用,再不就是口袋裡的零錢不夠花。

開始收藏錢幣後,總是會不經意地留意著店家找回來的零錢。曾有店家誤把舊時一元的梅花幣,當作十塊錢的硬幣找零給我。故意也罷,不小心也好,就當作是一場美麗的邂逅吧!

偶爾也會發現一兩枚稀罕年份,或已經停止流通的硬幣。為此彷彿喜獲至寶,甚至能樂的半天。
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

香港的錢幣還有波浪邊緣的,據說是為了盲人辨識方便,閉上眼睛,用手指去感覺,每一稜都體貼溫柔。

那一年在紐約的夏天,與朋友一起欣賞音樂劇,喝露天咖啡,搭乘地鐵,換了好些個地鐵專用代幣......。回到台北,匆促之間,口袋裡掏出那枚代幣,想起那個細雨紛飛的街頭,彷彿間傳來車站旁黑人震撼心靈的音樂,回憶揮動翅膀,給我一段小小的飛翔.......

我的舖子裡賣的是各國各式的錢幣。如果,你也有動人的故事,請帶著,到我的鋪子來挑選錢幣吧!




內容引用--坐看一彎采采流水

書籍作者: 陳幸蕙

出版日期: 1993年十月初版

出版者: 幼獅文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