先不看名稱, 就美國地理位置判斷, 應該屬於濕熱的氣候區.
事實上, 當地因為獨特的氣候, 多雨濕熱的天氣型態,
形成大小不一的濕地, 池塘, 沼澤地形環境,
孕育出特有種植物與動物的棲息地,
成為沼澤地生物的天堂.
正因如此, 也成為許多保育家與生態觀察家的最愛.
池塘邊的植物, 駐足水邊的野雁水鳥, 匍匐前行的鱷魚, 都是公園裡的主角.
有機會到邁阿密一遊的話, 大部分的遊客都不會放過這個景點.
順道一提的是鱷魚與蚊子.
我們所熟知的鱷魚, 其實是泛稱. 美國人可是不馬虎, 根據外型可以大致區分成兩類,
分別是Alligator(鼉科), Crocodile(鱷科),
也就是我們所認知的短吻鱷與長吻鱷,
根據教育部所頒布的異形字字典關於"鼉"的釋義,
動物名。爬蟲綱鼉科。長約二公尺餘,背部暗褐色,有六
橫列角質鱗,具黃斑和黃條。腹面灰色,有黃灰色小斑和
橫條。尾部有灰黑相間的環紋,四足,前肢五指無蹼,後
肢四趾具蹼,穴居於池沼底部,以魚、蛙、鳥、鼠為食。
為我國特產動物,分布於長江下游、太湖流域一帶。皮可
製鼓。或稱為「鼉龍」、「靈鼉」、「豬婆龍」、「揚子
鱷」。
關於"鱷"字的釋義,
爬蟲類鱷目的通稱。體型龐大,長者可至丈餘,吻長而廣
,齒銳,上頜骨有一缺刻,以嵌合第四下頜齒,鱗甲堅硬
,其四足均有蹼狀,可使鱷在淤泥上行走。性情凶猛,平
時喜棲沼澤中,而以魚、鳥、哺乳類等小型動物為食,偶
亦侵犯人。產於熱帶及亞熱帶地區。
可略知兩者之間的差異主要可由體型來判斷,
除此之外, 由吻部口器的長短也可區分, 另外也有人是以UV來分別.
短吻鱷口器較為短小, 呈現U形狀; 而長吻鱷吻部較長, 呈現V字型.
另外恆河鱷, 亦屬長吻鱷, 唯口器更為細窄, 以捕食魚類為主食, 未曾傳出食人事件.
再看看下面的圖片, 對照上面的說明, 對於鱷魚是否有更為清楚的了解了呢?
蚊子也是當地的"特產", 尤其是沼澤地區附近或是雨季過後, 大量蚊蟲成群出沒,
兇猛的叮咬能力, 據說連防蚊液的功效也無法招架.
想要知道人類(遊客)對於大沼澤地公園的"貢獻"嗎? 連上下方的連結, 到旅人行腳的網站上見識一下蚊子大軍的威力吧!
旅人行腳:
http://tw.traveleredge.com/USNP/Everglades/
http://tw.traveleredge.com/USNP/Everglades/flamingo.asp
2014年的美國美境25分幣, 正是挑選當地的沼澤地型, 兩隻鷺鶘駐足水邊, 妝點出自然生動的氛圍. 讓冷冰冰的金屬銅板增添了一些生命力.
圖片來源: http://usquarters.org/2014-america-the-beautiful-quarters-design-candidates2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