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遠古時代的以物易物, 到以貝殼交易, 隨著時代的演進, 礦產的開採與工藝的進步, 取而代之的是銅錢, 布錢, 刀錢,
對保存上的需求, 從鑄銅鑄鐵, 演變到後來的銀貨, 元寶, 金碇, ......
以一些氧化不易的金屬替代, 達到長久保存的目的, 避開戰亂與人為偽造的損失.
為統一幣制, 由官方發行貨幣, 減少民間私鑄錢幣成分不足,
到了現代, 開始推出一些雙色幣, 利用不同的金屬嵌合, 壓配成形;
或是提煉稀有元素, 成了收藏市場上面討論的話題. 也是收藏特殊專題的錢幣者的最愛.
偶然的機會之下, 看見這枚花紋很美的錢幣, 是2011拉脫維亞所發行以當地的花崗岩做蕊心,
外圍環繞銀質, 與雕刻技術, 成就了另外一個奇特且獨具創意的工藝品.
文章至此, 突發奇想, 台灣以出產奇石著名, 相關單位不妨可以挑選適合的石材, 發行代表台灣的stone coin, 相信應該會是一個很棒的題材.
拉脫維亞的花崗岩幣
台灣礦石
http://gis.geo.ncu.edu.tw/earth/earth.htm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